1.流行病學基本內涵有四點:①它的研究對象是人群,是研究所關注的具有某種特征的人群;②它不僅研究各種疾病,而且研究健康狀態和事件;③它的重點是研究疾病、健康狀態和事件的分布、影響和決定因素;④最重要的是,它的落腳點是為預防和控制疾病,促進健康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。
2.流行病學的任務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,第一階段的任務是“揭示現象”,即揭示流行(主要是傳染病)或分布(其他疾病、傷害與健康)的現象。第二階段為“找出原因、影響或決定因素”,即從分析現象入手找出流行與分布的規律、原因或影響因素。第三階段為“提供措施”,即合理利用前兩階段的結果,找出預防或干預的策略與措施。
3.流行病學第一、二和三階段的任務對應的就是“健康信息收集”、“健康風險評估”、“健康指導和健康危險因素干預”。
4.發病率=(一定時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數/同期暴露人口數)×k
患病率=(特定時間點某人群中某病新舊病例數/同期觀察人口數)×k
5.隊列研究的局限性:觀察時間長、費人力、花費高,不能在較短時間內得到結果;準備工作繁重,設計的科學性要求高,實施難度大;暴露人年計算工作量較為繁重;研究罕見病時需要大量研究對象,因而不易收集到完整可靠的資料,故不適用于罕見病的研究。
6.篩檢試驗(screen test)通過快速的檢驗的檢查或其他措施,將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,同那些可能無病的人區分開來。與診斷試驗不同,篩檢試驗是把患者及可疑有該病的人與健康人區別開來,而診斷試驗是進一步把患者與可疑有病但實際無病者區別開來。
7.醫學統計學的主要內容:(1)統計設計;(2)統計描述;(3)統計推斷。
8.醫學統計工作的基本步驟:(1)研究設計;(2)收集資料;(3)整理資料;(4)分析資料。
9.描述集中趨勢的指標:算術均數、幾何均數、中位數。
10.描述離散趨勢的指標:方差與標準差、極差、百分位數、變異系數。
11.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:(1)建立檢驗假設,確定檢驗水準;(2)選定檢驗方法,計算檢驗統計量;(3)確定P值,做出推斷結論。
下一篇:最后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