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力衰竭是指各種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引起心肌收縮力下降,導致心排出量不能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,出現器官、組織血液灌注不足及肺循環和(或)體循環淤血為主要特征的一組臨床綜合征。心衰是循環系統的重要考點,也是大家必須掌握的,本文就慢性心衰的臨床表現進行總結,希望對廣大考生有所幫助!
慢性心力衰竭分為慢性左心衰、右心衰和全心衰。
1.左心衰竭
病理 |
肺循環淤血和心排出量降低 |
癥狀 |
①呼吸困難(最主要癥狀):最早出現的是勞力性呼吸困難,最典型的是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,最嚴重可發生急性肺水腫,晚期可出現端坐呼吸 ②咳嗽、咳痰、咯血:痰液特點白色泡沫樣,如發生急性肺水腫,則咳大量粉紅色泡沫痰,為肺泡和支氣管淤血所致 ③疲倦、乏力、心悸、重者可出現腎功能損害(少尿)等癥狀 |
體征 |
交替脈(特征性體征)、第一心音減弱、心尖區舒張期奔馬律、雙肺濕啰音、心臟擴大 |
2.右心衰竭
病理 |
體循環淤血 |
癥狀 |
食欲不振、惡心、嘔吐、少尿、夜尿多和肝區脹痛等 |
體征 |
①水腫:對稱性、下垂性、凹陷性水腫,重者可出現全身水腫,伴有胸腔積液、腹水和陰囊水腫 ②頸靜脈怒張和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:壓迫患者的腹部或肝臟,可見頸靜脈怒張更明顯,稱為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(更具特征性) ③肝臟腫大和壓痛:持續慢性右心衰竭者,可發展為心源性肝硬化 ④發紺:由于體循環靜脈淤血,血流緩慢,使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增多所致 |
3.全心衰竭
左心衰竭繼發右心衰竭從而形成全心衰,右心衰時由于右心排血量減少,肺淤血緩解,呼吸困難反而有所減輕,但缺氧癥狀更明顯。
以上就是慢性心衰的臨床表現總結,你記住了嗎?
此外中公醫考舉辦的2022年第一次全國護士資格摸底考試正在進行中,還沒參加測試的同學,快來掃碼參加吧!